煤炭行业不知从何时起冠上了资源浪费和矿难事故的标签。煤炭生产单位数量上万,小煤矿也遍地开花,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,生态严重破坏,安全事故频发,煤炭产业竞争力大幅下降。此后,经过多次整顿改造,煤炭产业素质明显提升,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很严峻,“多、小、散、乱”的发展格局并未彻底改变。
一般认为,煤炭产业是夕阳产业。但事实上,衰退和没落的只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那些部分。瞩目世界,煤炭产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滞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,在能源 结构不断调整的今天,变革、升级和技术进步成为煤炭产业保持竞争力的不二选择,大型化、集团化、洁净化、多元化、现代化、国际化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,绿色、集约、安全、高效生产成为煤炭开发的必然要求。
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?波特认为: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市场中,如果生产相同产品的前4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(集中度)总和达到40%以上,竞争秩序才可能趋于正常。如果市场集中度低于40%,就会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。目前,美国年产煤10亿吨左右,前4家公司占70%。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亿吨,前5家公司占71%;印度年产煤4.5亿吨,1家公司占90%。
资源行业的分散开发和过度竞争必然自毁前程,适度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选择,也早已被规模经济原理所揭示。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,不是挖不挖煤,也不是挖多少煤,而是怎样以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集约的方式开采煤炭。
“不要带血的GDP”。挖煤不是赌命,煤炭产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生命为代价。美国煤炭行业的百万吨死亡率只有中国的1%,煤炭开采业的安全性和事故率甚至比商品零售业还要低。尽管中美之间开采条件、开采方式存在明显差异,但煤矿规模与安全生产能力密切相关是被事实证明的客观规律。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煤矿死亡率大幅下降的基本经验就是,执法、培训与技术支持所构筑的安全生产“成功三角”。
在山西,大、中、小煤矿之间的安全生产水平差距极大。生产等量的煤炭,小煤矿往往要付出十倍于大矿的生命代价,大约90%的煤矿事故都发生在地方小煤矿。毋庸置疑,实行煤炭资源整合,推广先进开采工艺,普及机械化开采,强化员工培训和安全监管,是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的关键路径。
以人为本,尊重生命。不安全,不生产,是煤炭产业的铁律。不生产,保安全,是科学发展的反例。以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为前提,推进煤炭产业发展,是山西发展的理性选择。结合煤炭行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趋势,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,完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,打造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,让为安全祈祥保驾的“金丝雀”常驻,让安全生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,是山西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题中之意。
{dede:field.vote/}